古人的悲情九月九
农历九月九日,众所周知的重阳节,已经成为当代老人节的别名。农历九月正是秋高气爽的时令,阳光比夏天柔和,比冬天热烈,寿菊开得很欢。当代老人在这个节日里尽情享受夕阳红的美好生活。我国各地重阳节的时候气候都比较宜人,酷暑过去了,秋凉还没见面,家里的孝顺晚辈都在重阳节期精心安排老人进行户外活动,欢乐祥和成为当今重阳节的主旋律。但最早的九月九是有几分悲凉的,如著名唐朝诗人李白作有:“昨日登高罢,今朝再举觞。*何太苦,遭此两重阳。”原来,把九月九日当成节日,来源于古代对“大火”星宿的留恋不舍。这大火之星,指的是《诗经》里的“七月流火”,它从七月开始从下行,到九月就逐渐隐退淡出人们的视线,预示寒冷的季节即将到来。借用电影的蒙太奇手法,我们把时间影片切换到远古,那时候人类的热能只有太阳,秋雨秋风、漫天冬雪,对人类的生存是极为严峻的考验。因此,在大火星宿暂别的时候,人们会举行庄重的仪式,登高拜别,期待来年重逢。当然,这种惜别之情没多久就淡化了,因为人类慢慢对自然现象有了更科学的认识,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有了更多应对恶劣自然条件的经验和方法,能够从容面对大火星的隐退了。古人像对待其他节令转换一样,对自然气候表示友好相处的尊重。比如,春天来了,人们“踏青”领受自然的美意。现在秋天来了,植物都换下绿颜,人们又会到户外“辞青”。清代的《帝京岁时纪胜?九月?辞青》记载:“都人结伴呼从,于西山一带看红叶,或于汤泉坐汤,谓*水可以却疾。又有治肴携酌,于各门郊外痛饮终日,谓之辞青。”辞青活动中,时令花卉*被用做保健品。可见古人在不同的节令,会利用不同的自然资源来维护自身的健康。重阳节一个重要的习俗——插茱萸,也是缘于时令保健。茱萸分为山茱萸和吴茱萸。入药主要是吴茱萸,这是因为产于吴地的茱萸药性最好。历史上流传关于吴茱萸的故事不少,药名功效各有说法。据说春秋战国时期,吴国比较弱小,须得向楚国进贡。有一年,吴国进贡的是本地特产吴萸。楚王见是一棵不起眼的植物,非常生气,不听使者解说,喝令赶出宫廷。幸得楚王身边有位姓朱的大夫,对草药比较敏感,暗地将使者接回家安抚。使臣受到感动,向朱大夫介绍了吴萸的功效是温中止痛、降逆止呕,对胃寒腹痛疗效极佳,闻之楚王好发胃病才特意进献的。朱大夫精心收藏了药物,客气地送别了使者。第二年,楚王果然宿疾复发,胃脘疼痛难当。朱大夫速速取来吴萸为楚王煎药喝下。楚王以前没用过这么见效的药物,忙问是什么药。朱大夫这才敢说就是去年吴国进贡的吴萸。楚王倒也知错能改,派出使臣向吴国赔礼,下令全国种植吴萸。后来楚国瘟疫流行,患者多腹痛,用吴萸疗效卓著,救了一国之民。大众感念朱大夫慧心慧眼,把这救命药加上了朱姓,就成了后来的吴茱萸。吴茱萸辟邪的功效也被传说故事描绘得活灵活现。南朝梁国的吴均对前人编撰的志怪小说《齐谐记》津津乐道,忍不住自己动手写了续集,在他的《续齐谐记》里,就有桓景登高避灾的故事。东汉时期,平民桓景的父母在一次瘟疫中不幸丧生,桓景只得拜师学艺谋生。有一天,师傅对他说,九月九日你会有难,我教你个办法免灾。桓景按照师傅的吩咐,九月九日这天,带上家眷,出门登上高山,把茱萸插在身上,沐浴着阳光饮*酒,赏花看日游玩了一天,傍晚回家,发现家畜都感染瘟疫死亡了,家人因为外出而躲过一劫,茱萸辟邪的习俗就此流传开了。难怪诗人王维远在他乡也如同看见兄弟在故乡的举止:“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”是啊,桓景避祸是举家同行,兄弟重阳登高不能相随相伴,确实遗憾,好在还有诗文,千古传诵,愿兄弟之间心知神应,遥祝安康。